2023年,天水市司法局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痛點”“堵點”“難點”,持續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創建,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法治環境。
夯實制度基礎“有態度”
面向社會公開征集地方性法規立法項目建議,吸納民意、匯聚民智,加快推進法治營商環境領域地方立法,把“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落到實處。開展2023年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立項申報,完成《天水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天水市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辦法》等6項涉及民生及營商環境領域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扎實開展涉營商環境領域行政規范性文件評估清理,及時發現并清理市場準入中的各種不合理限制和隱形壁壘,年內組織開展清理3次,廢止2件,修訂2件,有效期屆滿失效6件。制定《天水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攻堅實施方案》,圍繞破解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難點堵點,安排部署8個方面具體措施。制發《天水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推動各級黨政“一把手”履行法治建設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職責提檔升級。印發《加強全市鄉鎮(街道)法治建設的意見(試行)》,推動法治營商環境創建向基層延伸,激活法治建設“神經末梢”。組織實施2023年11項全市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著力為市場主體營造寬松和諧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規范執法行為“強硬度”
制發《天水市政府辦關于印發天水市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以提升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為目標,明確提升執法質量硬措施,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問責,堅決防止行政執法不作為亂作為。組織開展全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護航高質量發展”行政執法暨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專項監督檢查,督促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單位整改4個方面11項執法領域存在問題。完成2023年度全市“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 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專項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自評案卷108598宗,抽查執法案卷1334宗,開展典型案例剖析和優劣案卷示范對比,嚴守行政執法案件質量生命線。開展2023年度全市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和資格考試工作,全市9220名行政執法人員完成綜合法律知識培訓,1187名新增行政執法人員參加2023年度執法資格考試。嚴把執法人員資格“入口關”,更換全市執法主體資格證341套,換發行政執法證件8941件,為全市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提供基礎性保障。督促行政執法部門準確落實“兩輕一免”清單,樹立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堅持教育處罰相結合,讓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行為既有力度也有溫度。年內全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辦理“兩輕一免”行政處罰2.2萬件。
保障企業權益“增溫度”
推動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舉報平臺實質化運行,進一步拓寬市場主體投訴反映問題渠道。建立行政復議聯系點機制,全市行政復議機構及復議員聯系包抓各領域重點企業50家,搭建行政復議機關與企業溝通、快速聯系的橋梁;積極推廣“一鍵復議”“碼上復議”,進一步拓展暢通企業申請行政復議路徑,為企業紓困解難更加便捷高效。強化“府院聯動”,發揮司法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自職能,充分利用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檢察監督多種資源,推動涉企行政爭議多元化解。年內接受行政復議申請160件,調解結案率24.2%,實質化解市本級行政爭議6件。編印《政府法律事務重點領域合法性審查工作要點指引(2023版)》,提升市政府法律事務辦理質量,全年辦理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法律事務268件。培育“居民說事六步工作法”“黨建1+7”等一批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經驗做法,打造“專業性+訴前調解+司法確認”訴源治理和矛盾糾紛調解模式,年內全市共調解各類民間糾紛13035件,調解成功率98.5%,司法確認1053件。開展“便民公證”“遺囑公證月”活動,線上辦理公證事項516件,辦理減免費用公證260余件,暢通農民工、殘疾人、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法律援助維權“綠色通道”,辦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32件,挽回損失241.86萬元。實現全市2621個行政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累計培養鄉村“法律明白人”13370人。組織全市38家律所持續開展“萬所聯萬會”、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服務實體經濟,律企攜手同行”專項行動,年內服務企業241家,開展法治體檢176場,出具法律意見書297份,排查法律風險204條,為企業運營提供法律咨詢6115人次,切實兜牢法治營商環境民生底線。
升級政務服務“加力度”
印發《天水市人民政府辦關于公布實行市政府部門(單位)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的通知》,公布實行涉及24家市直部門(單位)78項政務服務事項172條可實行承諾制簡化辦理具體材料的首批市級告知承諾制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在涉企經營許可、證明事項、投資項目審批等領域推行告知承諾制,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減環節、減時限,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提檔升級,構建協同聯動、一網辦理的智慧法律服務體系,全市法律服務業務信息系統與“甘肅法網12348”和“12348”省級熱線平臺對接,有效實現在線咨詢解答、受理轉辦、跟蹤回訪等服務,基本形成實體平臺、網絡平臺、熱線平臺“三臺融合”的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推動更多法律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一次辦”,讓廣大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更省心、更暖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