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巍巍祁連山下的美麗古浪,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
去年一年,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以強化網格服務管理、“楓橋式”綜治中心創建和提升“三調對接”效能為有效抓手,全面推動主動創穩、主動創安走深走實。全縣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10.4%,刑事案件破案率、治安案件查結率分別提高13%、11%。受理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582件,化解率98.9%。
強陣地 增實效
積極創建“楓橋式”綜治中心
突出規范化,打造基層治理“主陣地”。全面加強縣鄉村三級202個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創建“楓橋式”綜治中心10個。古浪縣綜治中心緊緊圍繞“一站式受理、一攬子化解”的工作思路,積極推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統籌司法、信訪等17個單位以常駐、輪駐、隨叫隨駐方式入駐辦公,對群眾反映的事項立刻“吹哨”、相關部門立即“報到”,做到受理、分流、辦結、反饋有效銜接、科學分流、快速調處。
突出實戰化,建強定分止爭“集散地”。建立1634人的調解員人才庫,采用“分級診療”“坐堂會診”工作模式,對家庭婚姻、鄰里糾紛等一般性矛盾糾紛導入馬有信特色調解室進行調處;對重大復雜矛盾糾紛導入復雜矛盾糾紛調解室和法律援助工作室,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維護權益;對交通事故、勞動爭議、土地糾紛、征地拆遷等行政糾紛案件,導入訴調對接室進行調解,改變了以往信訪矛盾先受理、再交辦的做法,縮短了調處周期,及時有效地回應了群眾訴求。
突出多元化,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推行“支委領導、八會理事、網格自治”的“扁平化”治理模式,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點58個,積極推廣橫梁鄉春暉新村“12360”、干城鄉富民新村“1335”社區治理模式。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三代賡續調解糾紛,標桿引領保障平安”被推薦為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項目。土門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馬文奎被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高質量完成10件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夯基礎 激活力
提升網格服務“精細化”水平
科學劃分“一張網”,破解管理難題。建立“專職網格員+創穩網格員+網格輔助員”模式,構建網絡化管理體系。完成網格劃分和統一編碼工作,共劃分網格278個,其中社區網格44個,農村網格221個,專屬網格13個,配備專職網格員278人、創穩網格員186人、網格輔助員1871人。
培養網格“多面手”,提升服務效能。舉辦2023年度基層網格員培訓班12期,對20個鄉鎮(街道)的318名綜治中心主任、專干及網格員進行了專題輔導培訓。各鄉鎮(街道)通過集中培訓、以會代訓方式對網格員開展培訓55場次,培訓網格員6600人次。
信息賦能“少跑路”,實現共治共享。整合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平臺、隴情e通、“武威民情e點通”等信息平臺資源,實現了對社會治安狀況的實時監控、動態監測、整體研判,促進治安隱患的有效防范處置。網格員通過平安甘肅信息化支撐平臺上報信息20.7萬條,實現了實有人口、房屋、特殊人群、風險隱患等13個方面60余萬條數據信息的在線預覽和實戰應用。
強措施 建機制
構建“三調對接”工作新模式
健全機制抓管理,夯實“三調對接”基礎。結合工作實際建立訴調、警調、訪調無縫銜接工作機制,制定出臺分流派單、賦強公證、督辦落實等24項工作制度,有效保障“三調對接”工作高效運行。建立重大矛盾糾紛會商研判制度,定期組織相關調委會及調解員進行會商研判,開展聯合調處,確保矛盾化解及時高效。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對調解員受理案件、調解情況、信息報送等工作進行綜合統計排名,實施一月一考評、一月一通報。
細化流程促落實,優化“三調對接”流程。按照“宜調則調、訴調對接”的原則,細化制定受理、登記、轉辦、督辦、反饋等工作流程,實現縣、鄉、村三級層級清晰,各部門協調聯動、優勢互補的調解新格局。積極推行“訴前調解+簡案簡審+繁案精審”訴調新模式,積極構建“訴前輔導+登記受理+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解紛鏈條,推進“三調對接”糾紛分類辦理、及時調處。
協調聯動聚合力,強化“三調對接”質效。強化訴調對接,加強府院聯動,形成“政府主導、法院指導、多方參與”的常態化調解格局。至目前,訴前分流民商案件2815件,調解成功率74.34%,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2.68%,平均用時5.65天。強化警調對接,與公安部門建立分流聯調聯處等6項工作機制,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室、各鄉鎮調解室、各村調解委員會與公安局、派出所協同聯動新模式。強化訪調對接,加強縣、鄉、村三級信訪接待室與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站一體化建設,建立預警推送機制,組建調處專班,辦結信訪事項512件,縣級領導接訪50批93人次,包案化解疑難信訪事項68件,辦結“重信積案”33件。